(二)大力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1.加快實施“節能暖房”工程。以圍護結構、供熱計量、管網熱平衡改造為重點,大力推進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十二五”期間完成改造4億平方米以上,鼓勵有條件的地區超額完成任務。
2.積極推動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開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筑空調、采暖、通風、照明、熱水等用能系統的節能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鼓勵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改造,對項目按節能量予以獎勵。推進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重點城市示范,繼續推行“節約型高等學校”建設。“十二五”期間,完成公共建筑改造6000萬平方米,公共機構辦公建筑改造6000萬平方米。
3.開展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試點。以
建筑門窗、
外遮陽、自然通風等為重點,在夏熱冬冷和夏熱冬暖地區進行居住建筑節能改造試點,探索適宜的改造模式和技術路線。“十二五”期間,完成改造5000萬平方米以上。
4.創新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機制。做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的調查和統計工作,制定具體改造規劃。在舊城區綜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筑
抗震加固中,有條件的地區要同步開展節能改造。制定改造方案要充分聽取有關各方面的意見,保障社會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在條件許可并征得業主同意的前提下,研究采用加層改造、擴容改造等方式進行節能改造。堅持以人為本,切實減少擾民,積極推行工業化和標準化施工。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嚴格落實工程建設責任制,嚴把規劃、設計、施工、材料等關口,確保工程安全、質量和效益。節能改造工程完工后,應進行建筑能效測評,對達不到要求的不得通過竣工驗收。加強宣傳,充分調動居民對節能改造的積極性。
(三)開展城鎮供熱系統改造。
實施北方采暖地區城鎮供熱系統節能改造,提高熱源效率和管網保溫性能,優化系統調節能力,改善管網熱平衡。撤并低能效、高污染的供熱燃煤小鍋爐,因地制宜地推廣熱電聯產、高效鍋爐、工業廢熱利用等供熱技術。推廣“吸收式
熱泵”和“吸收式換熱”技術,提高集中供熱管網的輸送能力。開展城市老舊供熱管網系統改造,減少管網
熱損失,降低循環水泵電耗。
(四)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化應用。
積極推動太陽能、淺層地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應用。太陽能資源適宜地區應在2015年前出臺
太陽能光熱建筑一體化的強制性推廣政策及
技術標準,普及太陽能熱水利用,積極推進被動式
太陽能采暖。研究完善建筑
光伏發電上網政策,加快微電網技術研發和工程示范,穩步推進
太陽能光伏在建筑上的應用。合理開發淺層地熱能。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研究確定可再生能源建筑規模化應用適宜推廣地區名單。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地區示范,推動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集中連片推廣,到2015年末,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25億平方米,示范地區建筑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占
建筑能耗總量的比例達到10%以上。
(五)加強公共建筑節能管理。
加強公共建筑能耗統計、能源審計和能耗公示工作,推行能耗分項計量和實時監控,推進公共建筑節能、節水監管平臺建設。建立完善的公共機構能源審計、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額管理制度,加強能耗監測和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加強監管平臺建設統籌協調,實現監測數據共享,避免重復建設。對新建、改擴建的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要進行能源利用效率測評和標識。研究建立公共建筑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組織開展商場、賓館、學校、醫院等行業的能效水平對標活動。實施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電耗)限額管理,對超限額用能(用電)的,實行懲罰性價格。公共建筑業主和所有權人要切實加強用能管理,嚴格執行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標準。研究開展公共建筑節能量交易試點。
(六)加快綠色建筑相關技術研發推廣。
科技部門要研究設立綠色建筑科技發展專項,加快綠色建筑共性和關鍵技術研發,重點攻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節水與水資源綜合利用、
綠色建材、廢棄物資源化、環境質量控制、提高建筑物
耐久性等方面的技術,加強綠色建筑技術標準規范研究,開展綠色建筑技術的集成示范。依托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加快綠色建筑工程技術中心建設。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編制綠色建筑重點技術推廣目錄,因地制宜推廣自然
采光、自然通風、
遮陽、高效空調、熱泵、雨水收集、規模化中水利用、
隔音等成熟技術,加快普及高效節能照明產品、風機、水泵、熱水器、辦公
設備、家用電器及節水器具等。
(七)大力發展綠色建材。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結合當地氣候特點和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安全耐久、節能環保、施工便利的綠色建材。加快發展
防火隔熱性能好的
建筑保溫體系和材料,積極發展
燒結空心制品、加氣
混凝土制品、多功能復合一體化
墻體材料、一體化屋面、低
輻射鍍膜玻璃、
斷橋隔熱門窗、遮陽系統等建材。引導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的發展利用,到2015年末,標準
抗壓強度60兆帕以上混凝土用量達到總用量的10%,
屈服強度400兆帕以上熱軋帶肋
鋼筋用量達到總用量的45%。大力發展預拌混凝土、預拌
砂漿。深入推進墻體材料革新,城市城區限制使用粘土制品,縣城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發展改革、住房城鄉建設、工業和信息化、質檢部門要研究建立綠色建材認證制度,編制綠色建材產品目錄,引導規范市場消費。質檢、住房城鄉建設、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要加強建材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的質量監管和稽查,杜絕性能不達標的建材進入市場。積極支持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組織開展綠色建材產業化示范。
(八)推動建筑工業化。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