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內容由[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編輯部整理發布:
溫差50°C+,10年+,3650多天…這是一個關于密封膠耐久性(詞條“耐久性”由行業大百科提供)、安全性de傳奇故事;
在這樣嚴苛的條件,一共要經歷18,250天,這足夠書寫一項密封膠領域的新奇跡!
這是一份50年的承諾,更是一份50年的奉獻!

1997年,“白云”自建實體幕墻,開創“50年極限測試”先河;
2012年,“白云”攜手廣州老化研究所,在廣州和吐魯番同步啟動試樣暴曬實驗,開啟“50年極限測試”數字化時代;
2017年,“白云”密封膠試樣入駐美國Q-Lab佛羅里達和亞里桑那暴曬試驗場,布局“50年極限測試”全球化戰略;

每一個時間節點,都留下“白云”創新與發展的印記!
同年,“白云”50年極限測試、五周年成果分享——首屆建筑密封用高分子材料耐久性國際研討會召開……
2023年,從“白云化工”華麗蛻變為“白云科技·BAIYUN”!這位密封膠領域大國工匠的踐行者、民族品牌的代言人、科技創新的模范生,屹立在全球密封膠產業的“云”端之上——初心不改,一路前行!

2023密封用高分子材料耐久性國際研討會
暨硅酮密封膠50年極限測試10周年成果報告會
十年之約,為美好賦能!2023年11月10日|由廣州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合成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3密封用高分子材料耐久性國際研討會暨硅酮密封膠50年極限測試10周年成果報告會”在廣州市白云萬富希爾頓酒店隆重舉行。

中國幕墻網www.gdjiasi.com作為大會特邀媒體,與《幕墻設計》專業雜志、《有機硅材料》學術期刊一起蒞臨現場,全程見證本次國際研討會暨10年成果分享活動的盛況,并發布相關報道!

承辦方:廣州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發部
陳建軍 博士 擔任本場會議的嘉賓主持人
廣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1961 年,前身為原化學工業部的合成材料老化研究所,現隸屬于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是國資委直管大型中央企業的下級單位,為我國專業從事合成材料老化與壽命評估試驗方法研究、老化機理研究及標準化方面的國家級權威機構。

廣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技家 楊育農 致開幕詞
研究院一直致力行業發展,以科研創新為支撐和先導,引領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以新技術、新模式、新材料為核心競爭力,鼓勵研發,推動創新。本次研討會暨白云50年極限測試10周年成果發布會,是在科研機構支撐下,以“白云科技”為代表的密封膠產業領袖,共同用責任與擔當,探尋材料全新應用的一項新課題。
不僅“形似”,更要“神似”!作為發起人之一的楊育農教授指出:希望在雙方、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在“5年一次學術交流和試驗報告”的目標指引,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時代新動能。”

廣州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繆明松 總經理 致歡迎詞
感恩、責任、創新、發展……
為美好賦能,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守正創新 踔厲奮發 勇毅前行|品牌創立38年來,“白云人”一直以來堅持科技創新、真抓實干攻堅克難,早在1997年,白云BAIYUN便開始了“密封膠耐久性50年極限”的實踐之路。
繆明松總經理在發言中呼吁:不浮躁,不躺平!秉持著勇于探索、鍥而不舍的研發態度,懷揣著一顆敬畏之心,通過不斷的努力,以初心和使命的長期主義思想,真正回歸到高質量發展的正道上來。
為國內產業鏈,為國際化標準——提供科學、可靠依據,實現讓“幕墻更安全、生活更美好”的誓言!

2023密封用高分子材料耐久性國際研討會
暨硅酮密封膠50年極限測試10周年成果報告會
著眼未來,白云將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持續開拓,從“化工”到“科技”,從“實業公司”到“股份公司”,是又一個重要里程碑,也是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推動產品創新和技術進步,適應市場需求和行業的大變革。
PART1:2023密封用高分子材料耐久性國際研討會

廣州合成材料研究院老化所 技術總監 尹文華博士
主題報告《硅酮結構密封膠老化行為及試驗方法研究》
分析了密封高分子材料在高溫高濕、高溫干燥等惡劣環境情況下的老化問題,通過詳盡的數據充分證明了“白云”系列產品,其高性能可適應并實現材料性能的長效保障。

中國氟硅有機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總工程師楊曉勇
主題報告《機硅材料應用及發展趨勢》
對有機硅材料的前沿應用,及產品性能進行了充分的詮釋,對有機硅新材料的未來發展與應用方向展開了分享。

Arup奧雅納建筑工程咨詢(深圳公司) 幕墻總監
吳向輝 主題報告《建筑幕墻(詞條“建筑幕墻”由行業大百科提供)中可持續材料的應用及展望》
分享中主要聚焦可持續發展的材料,對綠色建筑、低碳建筑中創新材料的主要應用,及世界發展格局進行了統一的闡述。
PART2:50年極限測試10周年成果報告會
無千斤之力,無舉鼎之心,則事皆廢!50年極限測試,不僅是對白云產品的世紀大考檢,更是對“白云BAIYUN”品牌文化、團隊精神、發展潛力的一次極限測試!

現代化的城市建筑、時尚感的幕墻門窗,其安全性與耐久度是基礎,唯有設計、施工與高性能材料的歷久彌堅,才能充分展示新時代發展成果,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目標。
正是本著這個初衷,白云科技不斷完善自身的同時,秉承著TOP企業的社會責任與道德良心,堅持為社會提供更優質的產品,以創新助力高質量發展——開創密封膠50年極限測試!!!
50年極限測試——是創新、是挑戰、更是責任與擔當!在面對紛繁復雜的行情,在房地產、建筑業周期低谷中,唯有堅持與熱愛,對行業充滿信心,才能砥礪前行;白云科技有著一顆為行業高質量發展不斷奉獻的決心,有著對行業輝煌未來的無限信心,以時代TOP企業的擔當,為行業帶來原創、首創、獨創的“50年極限測試”。
白云BAIYUN的產品,在2007年已通過了美國結構膠標準要求的測試,該測試由美國DL試驗室進行;2013年通過了歐盟標準ETAG002各項目的測試;同時也是最早一批完成行業標準JG/T475各項測試的品牌。

廣州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總監 張冠琦(詞條“張冠琦”由行業大百科提供)
分享:硅酮結構密封膠50年極限測試試驗研究
密封膠的耐久性是考察密封膠在使用過程中能長期保持其粘結密封性能和本體性能的指標。在使用環境中,密封膠在經受各種環境因素作用的同時承受周期變化的應力,因而其耐久性顯得尤其重要。
報告指出:由于各地自然氣候環境千變萬化,密封膠的老化表現也有所不同,因此,通過選取典型自然氣候條件下特定地區的老化試驗場所,進行自然老化試驗具有重大指導意義。通過長期、多地、縝密的試驗方法,白云掌握了除自己產品以外,國內、外同類產品豐富的拉伸強度、硬度變化、粘結性等測試及分析數據!
1997年白云在公司廣場自建了一幅計劃曝曬50年的實體幕墻,并定期采樣測試獲得實驗數據,開創50年極限測試先河。該測試經廣東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監測總站取安全監測風壓為6000pa的三性試驗,達到國標一級水平,到目前為止該試驗幕墻已經經過數次取樣分析,分別是1997年、2002年、2007年、2017年、今年。

廣州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部經理 蔣金博
分享:《服役25年硅酮密封膠狀況調研及分析》
硅酮密封膠的耐久性對建筑項目的安全應用非常重要,在國內的部分建筑幕墻項目已經超過了25年,但幕墻中的硅酮密封膠性能仍然能夠發揮作用。
實踐證明:服役25年的品牌化硅酮密封膠狀況較為完好,國內的標準要求對應現在的密封膠產品而言,是能夠較好滿足應用需求的。
白云于1997年,就已經啟動了自然環境條件下硅酮結構膠的老化研究,至今幕墻自然曝曬試驗已經超過了25年,采用“重新粘接法”獲得了可靠的檢測數據,數據結果顯示白云的產品耐久性理想。

現場研討環節:由中山大學 化學學院 章明秋教授主持


幕墻領域:王德勤、吳智勇、杜繼予;檢測領域:劉盈;設計領域:陳峻;以及材料領域:楊育農、陳鳴才、曾幸榮、葉家燦等教授級專家,針對密封高分子材料在建筑、門窗幕墻、新能源(詞條“新能源”由行業大百科提供)等領域的國內、國際應用趨勢展開討論。專家紛紛提到在多個應用領域,中國的密封膠產品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尤其是白云科技作為一面旗幟,其產品更加出類拔萃!50年極限測試是全球原創,體現了白云的信心與擔當,更是立足于推動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緣結白云,永不分離——致力打造全球密封膠領袖品牌,把最好的產品奉獻給全世界!38年砥礪前行,白云在行業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績和口碑。

2023密封用高分子材料耐久性國際研討會
暨硅酮密封膠50年極限測試10周年成果報告會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參會專家一致認為:3年打基礎、5年上臺階、十年磨一劍!50年極限測試是對當下、未來,密封膠耐候性能提升與期許最好的詮釋與考驗!
50年極限測試是以“不可能”為挑戰對象,突破潛力的一項終極考驗!這不僅關乎著企業品牌的得失,更影響著整個國產密封膠產業的榮辱。
因此,大家都信心十足的一路見證,同時也勵志走心的期待:“白云科技”在此項挑戰中,能夠為“中國密封膠事業”蹚出一條拒絕卡脖子、國貨當自強、引領全球高質量發展的新道路。
出席活動的材料領域專家:(本地)
章明秋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原副院長
曾幸榮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 原副院長
楊育農 廣州合成材料研究院 首席科學家
陳鳴才 中科院廣州化學所 原所長
徐志達 中石化廣州分公司 教授
葉家燦 廣州化工設計研究院 原院長
麥堪成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原副院長
鄭成 廣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原院長
麥裕良 廣東省科學院化工研究所 書記
涂偉萍 華南理工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教授
趙建青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 原副院長
梁振鋒 廣州有色金屬研究院 原副院長
張靈志 中科院廣州能源所 教授
陳旭東 廣東工業大學 教授
文武 廣東省科學院化工研究所 所長
陳水挾 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 教授出席活動的材料領域專家:(特邀)
楊曉勇 中國氟硅有機工業協會 名譽理事長、總工
陳敏劍 中藍晨光成都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總經理
出席活動的幕墻領域專家:
杜繼予 深圳建筑幕墻門窗學會 會長
石民祥(詞條“石民祥”由行業大百科提供) 廣東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顧問總工
王德勤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鋁門窗幕墻分會 專家
吳智勇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鋁門窗幕墻分會 專家
曾曉武 深圳建筑幕墻門窗學會 總工
劉盈 中電投工程研究檢測評定中心 總助
陳峻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創作中心 設計總監
朱應斌 武漢凌云幕墻工程有限公司華南分公司 總經理
姚瑞生 Arup奧雅納工程顧問 執行董事
吳向輝 Arup奧雅納工程顧問深圳分公司 負責人

2023密封用高分子材料耐久性國際研討會
暨50年極限測試10周年成果報告會嘉賓合影
泰斗共話,業界頂級︱國內外材料領域、幕墻專家之間的一次頂級盛會,學術泰斗云集,共話密封材料的耐久性研究,是國內首次對建筑膠耐老化分析、高性能應用領域知識的深度呈現與學術的全貌分享!
PART3:國際研討會暨報告會晚宴
國際研討會暨50年極限測試成果報告會后,白云科技精心為到場嘉賓準備了盛大的招待晚宴,以感恩之心、配蓬勃熱情,瞬間點燃了全場的氣氛,晚宴拉開帷幕,炫彩的燈光、跳動的旋律。

滿懷感恩之心的晚宴現場
2023的白云科技走上高速發展軌道,以全新的面貌迎接行業客戶,在各大展會上更加亮眼,新品牌標識的啟用,更標志著白云科技全面實施品牌全球化、全民化和產業化邁出了關鍵一步。
就在10月份剛剛閉幕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堅持創新,勇于開拓的“白云人”,更是以出色的“建筑項目”成果為大會獻禮!

讓人激情人心的晚宴現場
整場晚宴流光溢彩,觥籌交錯中,展現了“白云人”的活力、豪情、真誠、奉獻,伴著美酒佳肴、歌聲笑語,白云與行業在友誼的橋梁上攜手同心,從化工到科技,跨越山海,共赴未來。

50年極限測試全球進程:
1997年,白云BAIYUN在公司廣場自建了一幅計劃曝曬50年的實體幕墻,并定期采樣測試獲得實驗數據,開創50年極限測試先河。
2012年,白云BAIYUN攜手廣州合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老化研究所,同步在廣州和新疆吐魯番兩個極限氣候區的暴曬試驗點啟動密封膠暴曬實驗。
2013年9 月,50 年極限測試廣州和吐魯番暴曬基地迎來專家檢驗。
2014年3月,由白云BAIYUN及老化研究所核心技術骨干組成的“硅酮結構密封膠自然暴曬試驗數據積累與防老化研究”項目組成立。
2014年9月25日,吐魯番實體幕墻完成。
2016年6月30日,廣州實體暴曬幕墻落成。
2017年9月,美國佛羅里達、亞利桑那暴曬基地投樣成功。
2017年9月26日,建筑密封用高分子材料耐久性國際研討會——暨硅酮密封膠50年極限測試5周年成果報告會在廣州隆重舉行。2022年4月26日,廣東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檢測總站有限公司對曝曬25年的實體幕墻,進行了現場割膠取樣,測試服役25年后的結構密封膠性能。
2023年11月10日,密封用高分子材料耐久性國際研討會——暨硅酮密封膠50年極限測試10周年成果報告會,又一次在廣州召開。多年來,對全國各地20+年的既有幕墻結構膠、密封膠進行回訪,收集了60+座幕墻項目的結構膠數據。同時,持續開展著結構膠加速老化方法研究的相關工作。
共同期待,20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