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產品升級和技術創新速度加快
經過多年的發展,作為建筑外圍護結構的幕墻產品在功能學、結構學、材料學上得以不斷豐富,尤其是隨著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出現,建筑幕墻逐步向節能、環保、智能化、高技術方向發展,建筑幕墻部品工業化、標準化水平不斷提高,雙層幕墻、光伏幕墻等高新產品進入市場。另外,作為建筑外裝的幕墻還呈現出個性化發展趨勢,幕墻成為體現建筑藝術風格、時尚元素和文化取向的主要載體,出現了仿古派、現代派、抽象派等不同的設計流派。
1.2.5.節能環保成為建筑幕墻行業的新主題,光伏幕墻等節能幕墻產品成為新熱點
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奧運場館已經建成高標準的綠色工程。隨著消費者對居住環境要求的提高以及奧運會的示范作用,綠色消費將成為建筑消費市場的主導觀念。滿足綠色消費需求,發展高性能、高技術的生態節能幕墻,將幕墻的整體設計與生態環境相聯系,減少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給人類營造舒適的環境,是建筑幕墻企業未來發展的永恒主題。目前,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加快發展階段,能源消耗強度較高,消費規模不斷擴大,特別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加劇了能源供求矛盾和環境污染狀況。為此,國家高度重視節能工作,國務院國發(2006)28號制定了《國務院關于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并出臺了一系列的節能政策和措施。2005年,建設部下發《關于發展節能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到 2010 年,全國城鎮新建建筑實現節能50%;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逐步開展,大城市完成應改造面積的25%,中等城市完成15%,小城市完成10%。到2020年,北方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特大城市新建建筑實現節能65%的目標,絕大部分既有建筑完成節能改造。光伏幕墻屬于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的重要應用范圍。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簡稱 BIPV),是將太陽能發電(光伏)產品集成或結合到建筑上的技術,與建筑結合的光伏系統可以作為獨立電源供電也可以并網方式發電。日本、美國、德國紛紛推出“太陽能屋頂計劃”,研究機構 NanoMarket 預測,2013 年全球 BIPV 市場銷售額將超過 40億美元,而到2015年將超過80億美元。我國政府出臺了《關于實施金太陽示范工程的通知》等有關政策,大力扶持光伏產業發展,從而將引導光伏幕墻成為未來節能幕墻的新熱點。
1.2.6.中國幕墻“走出去”
2008年是我國幕墻行業“走出去”發展史上業績豐厚的一年,行業年度國外市場成交額超過300億元,2009年雖然由于國外金融危機影響,國外訂單下挫,但是我國幕墻行業,特別是幕墻大企業正在國外幕墻競爭舞臺上取得的進步卻是給人印象深刻,他們在國際化運作中正臻于成熟,呈現許多新特征,開始形成自己的全球營銷網點。
1.2.7.建筑裝飾行業“十二五”規劃引導幕墻行業新發展。
2010年8月5日,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六屆五次常務理事會通過了《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綱要》,規劃指出:到2015年建筑幕墻行業產值要達到4,000 億元,增長幅度在 167%左右,年平均增長率為21.3%左右,其中最大領軍企業2015年的工程產值力爭達到35億元左右。 到2015年,建筑裝飾行業工程主導技術力爭實現重大突破,標準化、工業化部件部品的比重要大幅度提高,新建工程項目成品化率爭取達到 80%以上,改造性項目成品化率爭取達到60%以上。在拼裝、組裝技術研發、工業化生產制造技術應用、模數化、標準化設計方面,力爭形成一批新的成果。在新型光伏幕墻、呼吸式幕墻、單元式幕墻及新型節能型材、面材應用,以及節能門窗制造與應用技術方面,爭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力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節能減排技術方面,要進一步推動綠色、節能、環保的裝修設計;普及應用節能、節材、節地的產品與技術;研發既有建筑的節能減排技術,并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實用技術。
2.行業基礎知識及技術特點
2.1.建筑幕墻的用途
建筑幕墻通常是指由面板與支承結構體系(支承裝置與支承結構)組成,相對主體結構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變形能力,不承擔主體結構所受荷載與作用的建筑外圍護系統。建筑幕墻除了具有一般的建筑功能,體現建筑藝術,具有通透、宜居、美觀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具有節能和安全功能。建筑幕墻通常承擔了建筑物 65%以上的節能效果,由于建筑幕墻具有較強的抗位移能力和變形能力,抗震能力強。 建筑幕墻主要應用于城市高層建筑、大跨度建筑、異型建筑、建筑物采光頂、公共建筑物或建筑綜合體,如高檔寫字樓、酒店、體育場館、機場、車站、會展中心、商場、企事業單位或政府辦公大樓等。作為建筑物的外圍護結構,建筑幕墻可以通過不同的飾面材料及不同的結構滿足建筑物的外裝飾需要,具有保護建筑物、遮風、擋雨、隔聲隔熱、采光、通風、抗震等建筑功能,而且與普通填充墻相比,建筑幕墻具有建設速度快、結構質量輕、易維護的特點。我國現行標準《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范》第4.9.5條明確指出:150米以上的高層建筑外墻宜采用各類建筑幕墻。因此,建筑幕墻已成為現代大型建筑物必要的組成部分,成為城市建筑現代、美觀、宜居、節能、低碳、安全的重要標志。
2.2.建筑幕墻的分類
建筑幕墻按照施工方式不同通常分為單元式幕墻和構件式幕墻;按照面板材料類型不同通常分為玻璃幕墻、金屬板幕墻、石材幕墻、人造板材幕墻、組合面板幕墻。此外,目前還出現了智能幕墻、雙層幕墻、光伏幕墻等新型高科技幕墻產品。單元式幕墻又稱單元體幕墻,是指由許多獨立的單元體組合而成的幕墻。由于獨立的單元體可以全部在工廠內加工組裝完成,然后運往工地進行吊裝,其安裝簡單而且基本可以實現與建筑主體結構同步施工,它具有以下特點:
2.2.1單元體生產可以實現標準化、工廠化,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縮短現場施工周期,從而為業主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也符合現代城市管理的需要。
2.2.2.對生產、施工的硬件設施、管理水平要求較高,需要配備大型廠房、現代化生產加工設備和專業施工設備,有嚴格的生產工藝、生產施工流程和施工組織管理。 構件式幕墻又稱框架式、元件式幕墻,是指安裝時其豎框(或橫梁)先安裝在主體結構上,再安裝橫梁(或豎框),豎框和橫梁組成框格,然后把面板材料固定在豎框和橫梁組成的框格上的幕墻。構件式幕墻主要特點是:
A.施工手段靈活,工藝較為成熟,目前仍然被廣泛應用;
B.大量安裝作業在現場進行,安裝順序基本不受主體結構的影響;
C.現場管理工作量大,對工程管理水平要求較高。
2.3.建筑幕墻設計的主要內容和特點
幕墻的研發設計包括技術研發和應用設計兩個內容。研發主要是指從幕墻的材料學、結構學、物理學、機械學和生產工藝等角度進行開發和創新,或把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應用、集成到幕墻產品上,開發新產品或對既有產品進行技術改造升級的活動;而應用設計是指根據成熟的技術和規范進行幕墻工程個性化設計。由于建筑幕墻是一個復雜的多學科系統,幕墻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整合性、集成性、應用性技術。隨著建筑幕墻不斷向多元化、個性化、泛功能化發展,幕墻的研發與設計越來越不可分,往往是在應用設計中進行開發與創新。幕墻設計的主要內容有:
A.建筑幕墻外觀造型的確立(根據建筑師的設計理念和主體結構要求,結合現行規范和幕墻專業技術、材料性能確立外觀造型和整體效果);
B.幕墻的主要功能、類型、主材及其支承結構的確定;
C.幕墻的隔音、熱工性能設計;
D.幕墻的采光及能源消耗、吸收利用和再生系統設計;
E.幕墻的雨幕、變位等構造設計;
F.幕墻的抗風、雨、雪、地震等結構設計;
G.幕墻的冷凝反應、煙囪效應的控制和利用;
H.幕墻的智能系統設計;
I.幕墻的制作加工工藝、施工安裝技術與基本方案的確定與控制;
J.幕墻的型材、面材及組件、構件的模具設計;
K.幕墻的施工圖設計;
L.幕墻的試驗、檢測技術要求及其控制;
M.建筑幕墻工程造價的控制;
N.幕墻材料可持續利用的合理安排。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中國幕墻網 05月04日消息 】據初步統計,到目前為止,全國已建成投產的浮法玻璃生產線約203條,其產能分布情況。從表中可見,全國浮法玻璃生產線的平均日熔化能力已超過500噸。
一、中國平板玻璃工業的現狀
(一)200

玻璃制造業耗能高、成品體積大,因此,能源、鐵路運輸以及關鍵原料重油在該行業的生產成本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九十年代中期以來,國內重油、水電及鐵路運輸價格不斷大幅上揚,僅在1997年,重油、水電、鐵路運輸費價格分別上漲6 .68%、9.46

進入>>>中國幕墻網2012-2013大型讀者有獎調查活動結果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