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人口不斷增加,土地資源日益稀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以及土地價值的攀升,城市天際線的高度不斷被刷新,超高層建筑的發展進入快速膨脹期。
根據CTBUH預測,2020全球髙度排名前20位的超高層建筑中,中國大陸將占據一半以上。超高層這一原本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建筑,現在卻逐漸成為我們城市建設的常態。我院大規模的超高層建筑設計實踐開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把握住了浦東開發的機遇,伴隨著上海這個國內超高層建設最密集的城市發展,同步成長。至今,華東院已參與設計了 127座高度超過200米的超高層建筑(其中300米以上30座),包括42項原創設計。目前,國內10座500米以上的超高層項目,華東院正在參與其中7項的設計與咨詢審核工作。
雖然我們在超高層設計領域有了一定量的技術積累,但必須承認,相對于其它建筑類型,或相比國際大牌設計師,本土建筑師在超高層建筑的設計表達方面還不太成熟,特別是在超高層的形式表現上。因此關于超高層形式構成方法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我院也組織了相關建筑師進行了專項課題研究。
1、超高層建筑形式構成方法理論解析
傳統意義上我們理解的超高層建筑形式表現,首先是反映功能空間要求,反映建造的結構邏輯(受到結構選型的制約),并被時代的審美體驗所影響;另一方面,新材料、新技術的涌現成為超高層建筑發展的強大助推力。
100多年前,正是由于鋼材在建筑領域大量成熟的運用、以及電梯技術的發展,成就了當時芝加哥、紐約的摩天樓盛宴。當今,數字技術、信息網絡以及交叉學科研究的突飛猛進,改變了傳統的設計模式和審美方式,超高層建筑也在不斷突破結構和功能的束縛、刷新著高度的極限,同時也為自身的建筑形式拓展了新的可能。
超高層建筑創作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有的注重城市文化,關注建筑的文化象征;有的發揮地域特色,融合地域文脈;有的從綠色技術出發,營造生態建筑環境;有的強化新技術的應用,表現技術和材料的美感;也有的運用或理性或夸張的手法,強調標新立異等等。單純分析形體造型并不能充分解釋其設計原理;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配合參數化設計,建筑表皮的可能性大大拓展;建筑形體線性與非線性設計并存,立面構成分析的方法不再適應所有情況。
因此,我們借助相關理論,試圖將超高層建筑的形式構成拆解成三個基本要素,即:概念、表皮和形體。
概念:建筑特征的語言表述,是一維存在的;
表皮:建筑內部與外部的界面,是二維存在的;
形體:建筑在空間中的構成,是三維存在的。
三個要素存在于不同的維度,互相獨立便于深入分析。建筑師思考超高層的形式構成時,三個要素互相交織作用,最終形成完整的設計作品。
1.1設計概念
概念是設計之初對于建筑特質的探索,決定了一個建筑設計作品區別于其他作品的唯一性。面對紛繁的設計信息,好的概念可以貫穿項目進展過程指導設計,使得作品主題明確,特點突出。
超高層建筑往往是多種功能混合的城市綜合體,其本身也成為小型的垂直城市。復雜的功能構成以及龐大的使用人數,為超高層塔樓的豎向交通組織、防災安全、結構和機電設計帶來各種挑戰。超高層建筑的使用效率、舒適性、安全性、以及節能環保等問題,正逐步被大眾所關注。
超高層建筑對于周邊區域乃至整個城市具有超強的輻射能力,重新塑造城市天際線,往往被賦予城市地標象征意義的視覺傳達,成為時代特征與場所環境共同搭建起來的時空坐標。這就對建筑設計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這里我們從設計概念靈感的基本來源:建筑所處的地理氣候、基地環境、當地文脈、可識別性、象征性五個方面,對不同的創作思路進行探討。這五個不同的創作出發點:地理氣候是宏觀抽象空間要素;基地環境是微觀具體空間要素;當地文脈為時間要素;可識別性是建筑自身特征;象征性是基于觀察者的共同經歷。
1.1.1當地文脈
廣義來說,文脈是指文明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脈絡。基于文脈的設計是指對建筑所處的自然與人文環境,進行一種整體的、系統的、和動態的全面思考,在此基礎上確定建筑創作的方向、途徑和結果。
超高層建筑與傳統城市尺度本身存在著一定的矛盾,尤其在某些保護完整的舊城區,忽略環境的大尺度超高層建筑會與環境格格不入。在設計中,除了要減少建筑對于周邊環境的壓迫感,還要充分借鑒當地的傳統文化積累,應用新技術進行再設計。
在SOM設計的上海金茂大廈中,420米的超高層建筑借鑒了中國傳統疊澀塔的造型手法,多次退臺后用沖天的塔冠收頭,利用金屬和玻璃幕墻創造了細節豐富、整體統一的建筑形象。結構設計與造型結合緊密,在三段結構加強層設置三道外伸臂桁架,將核心筒與八根巨型柱連接成一個整體,用新技術新形式隱喻傳統文脈。
上一頁123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