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政策
1.房地產政策
玻璃與房地產相關性較高,國家對房地產政策的變動直接影響著玻璃行業的發展與價格走勢。最近10年,房地產政策的巨大調整也帶動了玻璃價格的波動。2003年國家明確房地產支柱性產業地位,2005年“國八條”出臺,2007年上調二套房首付比例,2008年“四萬億”推出,2009年年底的“國十一條”,2010年5月的“地方限購”,以及目前仍堅持的房地產調控政策,都對玻璃行業產生了巨大影響。玻璃價格在前幾年隨房地產政策出現劇烈波動后,2011年年初開始下跌,現已跌至谷底,預計2012年玻璃行業整體將處于虧損狀態。
不過近年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力度不斷加大,國家計劃在“十二五”期間完成2600萬套保障房建設,其中2012年保障房的新開工及竣工目標分別為700萬及500萬套。根據住建部統計,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新開工量及建成量分別為346萬套及206萬套。這對玻璃行業雖是利好消息,但整體影響有限。
2.2011年平板玻璃行業準入條件
為規范平板玻璃行業投資行為,防止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促進結構調整,降低能耗,保護環境,實現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有關法律和產業政策,制定了平板玻璃行業準入條件。2011年國家淘汰平板玻璃落后產能,有利于玻璃行業良性發展。
3.平板玻璃“十二五規劃”
平板玻璃“十二五規劃”制定的目標是,到2015年,產業結構明顯改善,
深加工率和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高端產品自主保障能力增強,全氧燃燒技術推廣應用,落后產能基本淘汰,主要污染物實現達標排放,能耗水平進一步降低。同時“十二五”期間,國內市場普通玻璃將從快速增長轉為平穩增長,對高端產品和精深加工產品將保持旺盛需求。預計2015年平板玻璃需求約7.5億重量箱。
玻璃行業周期
玻璃價格與行業周期也是同步振蕩的。歷史數據顯示,玻璃行業存在“繁盛—衰退—繁盛”周期,這個周期模型可以簡單描述為:經濟快速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玻璃價格上漲—經濟增長過熱—資產投資減緩—玻璃價格下跌—經濟復蘇刺激—經濟快速增長。2004年、2007年、2010年均為玻璃行業的繁盛時間。按歷史周期計算,2012年為玻璃行業的底部,雖然理論上可能有所回暖,但由于國家抑制通貨膨脹,調控經濟發展,當行業周期與國家政策調控周期同步時,玻璃價格振蕩要比早期預計的劇烈。預計玻璃行業將繼續在底部徘徊,玻璃價格實質性回升的可能不大。
玻璃價格協調會
玻璃行業一直存在著集中度相對較低、價格難以制定與統一的問題。近年來,玻璃行業在各地不定期召開價格協調會,參會成員多為玻璃生產龍頭企業。價格協調會主要為了統一調價,穩定市場,尤其是在目前行業整體處于周期底部的情況下,其召開就成為統一口徑上調價格的信號。據了解,每次價格協調會召開后,各地都會上調1—8元/重量箱。但這種非需求因素的上調通常會使得企業近期出貨減緩,給處于庫存高位的生產企業造成不小壓力。隨著市場行情的變化,很多玻璃企業很難再維持漲價,回落成了趨勢。近段時間,玻璃市場出現小幅振蕩,也說明這種價格協調中的抬價模式很難改變整體價格走勢。
此外,下游
汽車玻璃需求、玻璃出口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玻璃價格。但總體來說,影響玻璃價格的最主要因素是房地產相關指標。【完】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