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工程設計方案的進風口寬度取為90 mm,可以算得層高為3.8米的雙層幕墻內層玻璃的內表面溫度為:22.5 ℃;熱通道內風速為0.49 m/s。符合使用的舒適要求。熱通道的排風溫度tp為:21.0 ℃;即熱通道內進風排風溫度差為:3.0 ℃。

內表面溫度t與通道斷面風速v關系曲線(層高3.8米)
第六章、結 論
一、雙層幕墻熱工性能結論
如果本工程的幕墻設計僅考慮冬季
保溫,則熱通道寬度只需110 mm寬、進風口只需40 mm高即可。這種情況下幕墻使用的各參數如表十五:

如果本工程的幕墻設計僅考慮夏季
隔熱,則熱通道寬度需要350 mm寬、進風口只需120 mm高效果較好。這種情況下幕墻使用的各參數如表十六:

根據國家規范《
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范》(GB50176-93):“附錄八:全國建筑熱工設計分區圖”可知:北京屬于寒冷地區,建筑熱工設計以冬季保溫為主、夏季隔熱為輔。
根據本工程的幕墻
投標設計圖紙和北京地區多年統計的室外氣象參數,由本計算書的計算得幕墻使用的各參數如表十七:

所以本工程雙層幕墻的熱通道寬度設計為250 mm、進風口設計為90 mm是合理的,既能夠滿足冬季保溫的要求,也滿足夏季隔熱的基本要求。
二、雙層幕墻的舒適性優勢
人體感覺的舒適溫度與外維護結構的內表面溫度有關。因為從進風口進入
內循環雙層幕墻熱通道的空氣是室內空氣,所以熱通道內空氣溫度與室內空氣溫度基本相等。通過內循環雙層幕墻熱通道內的空氣流動,夏季可以降低內層玻璃內表面的平均溫度,冬季可以提高內層玻璃內表面的平均溫度;這樣可以減小內層玻璃內表面的溫度與室內空氣溫度的溫差,大大提高了近墻人員的舒適度。單層幕墻通過空調作用雖然也能達到同樣的室內溫度,但是單層幕墻玻璃內表面的溫度與室內空氣溫度的溫差較大,近墻人員會有冬天太冷而夏天很熱的感覺,其舒適度遠不如雙層幕墻。尤其可見,雙層幕墻能營造出比單層幕墻更舒適的室內環境。
上一頁12345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