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幕墻網】1、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規程規定了
鋁及
鋁合金陽極氧化、著色、
電泳生產的工藝和操作的技術要求及規范。
2、 工藝流程(線路圖)
基材 →裝掛→
脫脂→ 堿蝕→ 中和→陽極
氧化→ 電解著色→ 封孔→ 電泳
涂漆→
固化→ 卸料包裝→ 入庫
3、裝掛:
3.1裝掛前的準備。
3.1.1檢查
導電梁、導電桿等導電部位能否充分導電、并定期
打磨、清洗或修理。
3.1.2準備好導電用的鋁片和鋁絲。
3.1.3檢查氣動工具及相關
設備是否正常。
3.1.4核
對流轉單或生產任務單的型號、長度、支數、顏色、膜厚等要求是否與訂單及實物相符。
3.1.5根據
型材規格(外接圓尺寸、外表面積等)確定裝掛的支數和間距、色料間距控制在型材水平寬度的1.2倍左右,白料間距控制在型材寬度的1倍左右。
3.1.6選擇合適的掛具,確保正、副掛具的
掛鉤數與型材的裝掛支數一致。
3.2 裝掛:
3.2.1裝掛時應先掛最上面一支,再
固定最下面一支,然后將其余型材均勻排布在中間、并旋緊所有鋁螺絲。
3.2.2裝掛前在型材與鋁螺絲間夾放鋁片,以防型材與掛具間的導電不良而影響氧化、著色或電泳。
3.2.3裝掛時,嚴禁將型材全部裝掛在掛具的下部或上部。
3.2.4裝掛的型材必須保持一定的傾斜度(>5°)以利于電泳或著色時排氣,減少斑點(
氣泡)。
3.2.5裝掛時必須考慮型材裝飾面和溝槽的朝向、防止色差、汽泡、麻點產生在裝飾面上。
3.2.6易
彎曲、
變形的長型材,在型材的中間部位增加一支掛具或采用鋁絲吊掛以防型材間碰擦或觸碰槽內極板,而擦傷或燒傷型材表面。
3.2.7選用副桿掛具時,優先選用插桿,采用鋁絲綁扎時,一定要間隔均勻,露頭應小于25mm。
3.2.8
截面大小、形狀懸殊的型材嚴禁裝掛在同一排上。
3.2.9裝掛或搬運型材,必須戴好干凈手套,輕拿輕放、愛護、防護好型材表面,嚴禁野蠻操作。
3.2.10裝掛或搬運型材時必須加強自檢和互檢,不合格的型材嚴禁裝掛,表面沾有油污或鋁屑(毛刺)的型材必須采取適當的措施處理干凈。
3.2.11剔除不合格型材后,必須按訂單支數及時補足。
3.2.12裝掛區的型材不宜存放太久,以防廢氣
腐蝕型材表面。
3.2.13認真填寫《裝掛記錄》和《氧化工藝流程卡》上裝掛部分的記錄,準確計算填寫每掛氧化面積,隨時核對訂單,確保型號、支數、顏色不出差錯。
3.2.14認真做好交**手續和工作區的環境衛生。
4、氧化臺生產前的準備工作:
4.1檢查各工藝槽的液面高度,根據化驗報告單調整各槽液濃度,確保槽液始終符合工藝要求,并經常清除槽液中的污物。
4.2檢查行車、冷凍機、整流器、循環酸泵、水泵、轉移車、
固化爐等設備是否正常,如有異常應及時排除,嚴禁帶病運行。
4.3檢查純水洗槽和自來水洗槽的PH(或
電導率)和潔凈度、不符合工藝要求的應及時更換或補水溢流。
4.4打開堿蝕、熱純水槽、封孔槽的蒸汽或
冷卻水,打開氧化槽、著色槽、電泳槽的循環冷卻系統,確保槽液均勻、溫度達到工藝要求。
4.5檢查羅茨風機和抽、排風機,并在生產前開啟。
4.6認真核對《氧化工藝流程卡》,明確生產要求,準備好比色用色板。
5、氧化臺操作的通用要求:
5.1每次吊料不準超過兩掛,并且兩掛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間距,以防型材之間的碰擦傷。
5.2型材吊進、吊出槽液時必須斜進、斜出,傾斜度應控制在30°左右。
5.3掉入槽內的型材必須及時取出補掛在排上,損傷報廢的[被屏蔽廣告]型材必須及時通知裝掛組按訂單補足支數。
5.4除堿蝕和著色外,型材吊出槽液后應流盡槽液以減少浪費和污染。
5.5當吊料轉移必須跨越其它型材時,必須保持轉移型材的水平度,以減少型材上的槽液流下,污染型材和導電梁。
5.6每道工序均應及時認真填寫《氧化工藝流程卡》,并簽字。
6、脫脂:
6.1工藝參數
槽液成分:酸性脫脂劑2~3%
槽液溫度:室溫
脫脂時間:1~3min
6.2操作要求:
6.2.1核對工藝流程卡,明確生產要求,同一顏色,同一型號,同一訂單或相近規格的型材應同時或優先吊入脫脂槽,以方便后道工序的操作。
6.2.2脫脂結束時,應及時將型材吊出脫脂槽,以防型材表面
起砂。
6.2.3脫脂后的型材表面應均勻濕潤,并經二級水洗后才能轉入堿蝕工序。
7、
堿蝕:
7.1工藝參數:
槽液成分:
平光堿蝕
砂面堿蝕
NaOH: 40~50g/l 45~60g/l
添加劑(NaOH的):1/12~1/15 1/6~1/8
槽液溫度: 40~45℃ 45~55℃
堿蝕時間: 1~3min 10~30min
7.2操作要求:
7.2.1堿蝕時,應打開送風排風機。
7.2.2堿蝕結束時應盡快吊出型材,流盡槽液后立即轉移至水槽水洗,以防型材表面產生堿蝕斑紋或流浪。
7.2.3嚴格控制堿蝕工藝參數,確保堿蝕后的表面質量均勻一致。
7.2.4堿蝕后的型材必須經二級溢流水洗、上下移動、反傾斜充分洗凈型材表面和內孔中的堿液,以防殘留堿液污染其它槽液。
8、中和:
8.1工藝參數:
槽液成分:HNO3: 120~150g/l
槽液溫度:室溫
中和時間:2~5min
8.2操作要求:
8.2.1中和時,型材應上下反傾斜移動,充分中和型材內孔中的殘留堿液和去除表面掛灰。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