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歐和北歐的一些國家,高舒適度、低能耗的建筑非常普遍。其造價可能比一般建筑高出3%,但由于節能和優化組合,每年的運營費用卻可節約60%。
能源問題是我國在本世紀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能否有效利用資源、降低能源消耗關乎中國經濟的前途,也關乎全球的經濟發展。
要真正做到節能,就得從城市化模式這一源頭做起,它相當于節能的龍頭部分。
歐洲高舒適度、低能耗建筑的外表樸實無華,但內部構造非常精致,尤其在墻體結構、
門窗玻璃、
采暖方式等方面運用了大量的新技術。如將外墻、房頂和地下都裹上10至15厘米厚的
保溫層;使用中間帶
惰性氣體隔離層的高性能玻璃與密閉窗框,讓窗戶這一主要的進熱與散熱源盡可能保溫;在窗外加裝
遮陽設施,夏天阻擋熱能“侵入”;采用自然送新風系統,盡量減少開窗機會,節約室內能量,從而達到既保證采光明亮、寬敞舒適,又減少能耗、降低運營費用的效果。
瑞典:節能住宅首先是要保暖
近年來,瑞典最大的建筑公司斯堪薩公司生意越做越紅火。由于全社會的節能意識越來越強,加上瑞典政府實施的鼓勵節能住宅的優惠政策,許多家庭開始把自己的住宅按照節能環保標準修繕一新。
那么節能住宅到底是什么樣子?如何采取措施降低住宅能耗呢?記者為此參觀了令斯堪薩公司引以為傲的一處節能住宅小區——斯德哥爾摩近郊的蓋斯海格住宅區。據介紹,“這個小區體現了我們的節能理念,即通過采用節能型的建筑結構、材料、機械和產品,提高建筑的保溫
隔熱性能,減少采暖、通風、制冷、照明等能耗。”這片小區依海而建,雖然外觀上每棟建筑都各有特點,但它們都體現了工程設計者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節能環保理念。
瑞典地處北歐,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暫而涼爽,因此所有建筑物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就是取暖。瑞典全國總的能量消耗中,建筑
供暖占了1/4強;而在
建筑能耗總量中,取暖一項就占了87%。因此,節能住宅第一就要保暖。
從外觀上看,小區的房子多采用深色
涂料和
建材。這可以在白天盡量多地吸收
太陽能。從方位上看,這些房子多面南背北,門窗多朝南、西方向,以讓陽光更多地進入室內。而且建筑結構上多把這些門窗設計為落地門窗。
在墻體建材上,公司主要使用了空心磚墻及其復合墻體技術,以使建筑吸收的太陽能容易保存在墻內,不至于迅速流失。
果然,雖然是冬天的太陽,外墻手摸上去還是溫熱的。這樣,房屋白天通過窗戶由太陽來加熱夜間則通過
隔熱材料和磚墻來保暖。
荷蘭:節能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在荷蘭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大都會對荷蘭人的節儉深有感觸。對于荷蘭人這種崇尚節儉近乎于“小氣”的民族特性,左鄰右舍的歐洲人常會編了笑話來諷刺他們。不過,隨著眼下全球能源短缺的現象日益嚴重,節儉其實已經成為一種我們不得不選擇的生活方式。
從一些國家的經驗看,要想建設一個節能的社會,首先要使民眾樹立新型的生活觀,讓節能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習慣中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瑞典,不少社區如今每年都要舉行大規模的節能教育。在荷蘭,每年冬季開始時,一些社團就會挨家挨戶地發放有關節能的資料。近年來,即便是在能源相對比較充足的美國,節能教育也越來越普及,很多中小學都開設了相關課程。密歇根州的凱迪拉克縣通過節能教育,在15個月的時間里就節約了16萬多美元,而這個縣投入節能教育的費用預算是4年6萬美元。
建筑節能的努力方向
我國目前建筑能耗占總能耗的28%。現在的住房面積約有400億平米,而能達到節能標準的只有百分之零點幾,新建的也只有15%達到節能標準,所以這方面今后有著巨大的空間。有一組數字頗能說明問題:執行新的國家節能標準以前,北京的能耗每平米約為31.7瓦,
哈爾濱為33.7瓦,而瑞典、丹麥的數字約為11瓦。實行新標準以后,北京為20.6瓦,哈爾濱為21.9瓦。也就是說,如完全執行新標準,起碼能降低35%的能耗。要是能達到像丹麥這些歐洲國家的節能水平,那能耗就可降低70%以上。
上一頁12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