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報道,在德國、奧地利和瑞士投入使用的8000多幢“被動屋”的節能效果十分明顯,相關設計人員還預計,10年后,德國將把這種
節能建筑作為唯一的新建建筑標準予以推廣。“被動屋”可以在冬天室外零下14攝氏度時,通過消耗很少量的電使得室內溫度達到20攝氏度,取暖能耗僅為普通房屋的1/10。“被動屋”因為采用了全面的
保溫隔熱設計,夏天能耗同樣很低。“被動屋”的墻壁為50厘米厚,中間10厘米為實心墻,實心墻的內外層各20厘米,均為隔熱
纖維材料。“被動屋”還有很重要的一項措施是:這種建筑的
窗戶玻璃不是兩層玻璃組成的
中空隔熱玻璃,取而代之的是三層
中空玻璃,
夾層中充氬或氪等稀有氣體。墻體和窗戶的保溫隔熱性能解決了,“被動屋”自然就節能了。“被動屋”的造價比普通房屋平均高20%,但是由于能耗支出顯著減少,居住大約7~10年即為合算。
在能源供求關系日趨緊張,溫室氣體排放廣受重視的今天,在我國,如何抓好
建筑節能工作意義重大。目前,我國的
建筑能耗占到全社會總能耗的比例是30%,如果算上
建材生產過程中消耗的能源,與建筑相關的能耗占到社會總能耗的46.7%,而通過
門窗損失的能耗大約占建筑能耗的25%。所以,如何做好建筑能耗的減法,是與開發風能、
太陽能等
新能源同等重要的課題。德國“被動屋”采用三層中空玻璃的做法所取得的成功很值得我們借鑒。將兩層中空改為三層中空,不僅可以拉動玻璃產品消費,最重要的是節約了能耗,提高了房屋的舒適性。
國內業界正在企盼出臺的新能源振興規劃,節能建筑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這對于我國玻璃產業而言,的確是一個利好。在太陽能方面,據報道,到2010年,我國
太陽能發電將達到30萬千瓦,到2020年,將達到180萬千瓦。除了發展太陽能給
玻璃行業帶來新的產業機會外,大力發展節能建筑對提升和完善傳統玻璃制造業則具有普遍而現實的意義。如德國節能建筑窗戶改兩層中空玻璃為三層中空玻璃,不僅帶來了玻璃原片使用量的增加,也對現行的加工玻璃行業提出了挑戰,包括技術、工藝、
設備等都需要進行革新改造。
在新能源振興規劃中的節能建筑內容中,
公共建筑的節能問題恐怕最應予以重視。我國公共建筑每平方米的耗能是普通住宅的10~20倍,的的確確是全社會的耗能大戶。其中不僅要在新建建筑中嚴格執行節能標準,對已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其意義也是十分重大的。既有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大力推廣使用中空玻璃、
真空玻璃等
節能玻璃材料及
新材料。
在3萬億元總投資的新能源規劃中,玻璃行業或許還可以找到其他的用武之地。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