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工業協調司司長陳斌表示,目前我國
浮法玻璃出產線達191條,在
平板玻璃總產能超過6.5億重箱情況下,還有30余條在建
浮法線.建成后浮法玻
璃產能將達8億重箱左右,產能顯著過剩.
過去10年間,我國浮法玻璃業在沿海地區發展迅猛.如今的現狀是,產能嚴峻過剩,出產線大量閑置;前期投入的資金又進入了還貸期,脆弱的資金鏈,讓不少企業處于生死邊沿.
為減少物流本錢,一些東部企業開始在西部布局出產線,引發一股西部投資高潮,重慶各區縣為了招商引資,爭相承接從沿海轉移而來的過剩產能,一條條浮法玻璃出產線陸續開工投產,由此形成一個怪異的現象:一邊是行業老大壯士斷腕,毅然割掉作為落后產能的浮法玻璃出產線謀求轉型;另一邊是新進入者不顧市場產能嚴峻過剩的現實,前仆后繼地繼承投資浮法玻璃出產線.
降低物流本錢引發西部投資熱
2009年以來,我國西部地區浮法玻璃業的投資步伐越來越快.5月,總投資4800萬元的重慶鴻昇玻璃有限公司日
熔化170噸浮法玻璃項目,在墊江縣澄溪鎮開工;6月,重慶渝琥浮法玻璃公司的首條出產線在永川投產;7月,南玻(成都)在成都地區投放第三條浮法玻璃出產線.據悉,這條出產線是海內首條千噸級浮法玻璃出產線.
華北、華東、華南地區的浮法玻璃出產能力占了全國市場的九成,目前產能已趨飽和,增優點于基本停滯狀態.那么,引發這股西部浮法玻璃投資熱的原因又在哪里?
對此,渝琥玻璃公司副總經理李光烈的解釋是,以前
玻璃行業利潤高,企業可以從東部把玻璃運到西部或重慶來賣.但近幾年
玻璃企業的利潤越來越薄,企業再也無力承擔每噸高達幾百元的運費,便紛紛轉移到產能較低的西部來投資.在他看來,是“銷地出產”模式,帶動了這股西部玻璃投資熱.
據李光烈先容,全球金融危機也波及到了浮法玻璃的產銷,給出產企業帶來了資金周轉不足等影響.2008年11月,國家出臺10項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措施后,建筑和汽車工業對玻璃等大宗
建材產品的市場需求得以恢復,一些本以已預備停產的企業還未回過神,訂貨合同就通過傳真傳了過來,使得現有產能一時無法知足市場需求,自2004年以來首次泛起了顯著的供應缺口,價格也暴漲了50%左右,加上行業產能萎縮,原材料價格仍處低位,玻璃出產企業得以絕處逢生,大賺一把.
“就我們公司來說,短短的幾個多月時間里,企業產品就泛起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公司的訂單已經排到了今年年底.”李光烈說.
筆者在渝琥玻璃公司看到,工人們正在對遠銷四川、云南、貴州等周邊地區的浮法玻璃產品進行裝箱,預備起運,廠區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玻璃行業發展遇工業政策紅燈
近年來,我國浮法玻璃業的發展,可謂一波三折:2001年,浮法玻璃產品供過于求,產品售價大幅下滑,整個行業陷入低谷;2003年,受房地產、汽車等行業需求持續旺盛的拉動,浮法玻璃行業逐漸復蘇,價格有所回升,企業盈利狀況顯著改善,迎來了2004年的浮法玻璃產能大擴張;而隨后的2005-2006年,行業再現低迷,僅2006年全行業虧損額達3.47億元;2007年剛復蘇,又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機.
進入2009年,在因需求啟動而產能無法快速恢復的背景下,普通浮法玻璃價格再立異高,但這并非意味著行業遠景的向好,普通浮法玻璃的中長期命運取決于市場供需.也就是說,短暫的繁榮無法挽回長期產能過剩的趨勢.
過去的10年,是我國浮法玻璃產能擴張最快的時期,半數出產線都是這個階段投產的.據陳斌先容,
平板玻璃從2000年的不足2億重箱,增至2008年的5.74億重箱.目前,因市場原因導致,全國已經有40余條浮法玻璃出產線(約1億重箱,占總產能20%左右)非正常停產,部份加工企業也泛起停產和半停產狀態.
我國玻璃行業一來受全球經濟衰退,外部經濟環境惡化的影響,二來面對自身發展無序,產能失控和結構題目的壓力.出產運營難題,企業經濟效益顯著下滑,虧損增加.浮法玻璃行業的產能過剩,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9月29日,國務院批轉發改委等部分《關于按捺部
門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工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要求嚴格控制新增浮法玻璃產能.
海內龍頭企業開始轉型大甩賣
建筑玻璃行業是一個強
周期性行業,其發展周期大概在3-4年左右,并呈逐漸縮短的趨勢.但這個行業同時又具有進入門檻較低的特點.“在市場低谷期,一批玻璃企業倒下;到市場復蘇期,又會有大量投資進來.”福耀玻璃重慶公司銷售經理如是說.
事實上,早在2004年,作為海內玻璃企業龍頭的福耀玻璃,就已在重慶建立了4條汽車浮法玻璃出產線.如今,福耀玻璃又在做些什么呢?謎底是———“大甩賣”.
去年,公司先后對吉林雙遼、福建福清、海南澄邁3個基地的4條浮法出產線予以停產.今年,其子公司福耀海南浮法玻璃有限公司又以4.5億元的價格,與海南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達成了將已封閉的兩條浮法出產線等相關資產出讓的協議.
行業發展遇阻,一般中小玻璃企業甩賣的是玻璃,福耀玻璃甩賣的卻是玻璃出產線.壯士斷腕,總得有個原因吧.據其2009年8月17日公司公告稱:審議通過投資2.03億元,用于建筑浮法玻璃三條線進級改造,建成優質汽車級浮法玻璃出產線,進步盈利能力.
筆者了解到,普通浮法玻璃行業因獨占的產能
剛性,周期性特征明顯,存在著特殊的“周期性虧損”現象.目前該行業集中度偏低,前五大企業集中度僅為27%,導致行業競爭趨于無序和景氣波動頻繁.而在我國的特種浮法玻璃與
深加工玻璃行業,技術壁壘與行業集中度均較高,且處于快速發展期,成為未來工業發展重心.
我們不丟臉出,福耀玻璃正在積極地調整產品結構,退出普通浮法玻璃出產而專注于
汽車玻璃.結果也是顯著的,截至2009年上半年,公司汽車玻璃收入占到主營收入的82.97%.上半年折價出售海南兩條浮法玻璃出產線,計提了2.15億元的減值預備,若剔除該因素,其凈利潤基本與上年同期持平.因為汽車玻璃占比進步,綜合毛利率達38.56%,較去年同期還晉升4.74個百分點.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玻璃專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