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進行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走進國奧村,貫穿東西、潺潺流動的景觀水系會很快躍入你的視線中。
在水系之畔,坐落著用透明陽光板建造的水處理景觀花房,各種各樣具有觀賞性的水處理動植物爭相競放,花紅葉綠,郁郁蔥蔥。
您肯定會認為這樣的景觀極盡奢華之能;您肯定不會想到這波光粼粼、滋潤著紅花綠葉的潺潺清水是用盥洗、沖廁產生的生活污水所得;您也肯定很難估算出每年可節約自來水7.2萬噸,節約自來水費35萬元。
這只是“冰山一角”,在國奧村,您會切身地感受到綠色的無微不至,您會對綠色建筑有著全新的理解。
像大樹一樣的建筑
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自然環境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
在國奧村項目總工程師徐亞柯的眼中,綠色建筑就如同大樹一樣。“利用可再生能源,吸收陽光,為自身提供電能和熱量,與大地進行能量交換進行供暖和制冷,‘綠色建筑’預示了人類的生存活動與環境友好和諧。”
踏著首鋼廢鋼渣做路基的路面走進小區里,褐色和白色的建筑色調將是給您的第一印象。但如果不告訴您,您肯定不會察覺到奧運村的外立面上有怎樣的獨特之處。
建筑屋頂60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集熱器裝置其中,但太陽能與建筑融為一體,絲毫不影響建筑的美感。房屋所有的熱水供應全部由此解決。730盞太陽能庭院燈、陽臺燈、草坪燈、風光互補燈、光導管的電能也來自其中。
來到室內,白色和棕色的色調,給人以素靜和淡雅之感。沒有豪華的裝修,沒有華麗的布景,落地窗讓整個房間寬敞亮睈。您不會感受到新房的異味,負離子涂料的使用,殺滅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凈化空氣的質量。
窗外,4月北京春日耀眼,夏日的炎熱追逐上春天的腳步。而窗內,不僅享受著陽光的沐浴,卻又能感到十分涼爽,不覺太陽的炎熱。
這一切又是如何做到?
“國奧村的房子里面,夏涼冬暖,不用冷卻塔或分體空調的室外機,沒有噪聲、煙氣,沒有污染。”徐亞柯告訴記者,這主要是“再生水源熱泵系統”起的作用。
引入北京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水,經過處理成再生水,利用再生水自身蘊含的溫度能量與熱泵機組換熱,提取再生水中的溫度能量,運用了物理熱能交換的原理來調節室內溫度,為奧運村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水的溫度,總是要低于室外溫度,人們夏天會拿涼水冰西瓜就是熱交換的原理。
夏日隔熱冬天保溫的墻體,冬季將室內熱能反射回室內,反射太陽熱輻射的外窗等都為房間增添了春天的氣息。
國奧村像大樹一樣利用可再生能源,吸收陽光,為自身提供電能和熱量,與大地進行能量交換進行供暖和制冷,讓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生。
孤獨的領跑者
盡管目前還沒有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但是憑借其國內領先綠色建筑技術的運用、無所不至的“綠色”元素,國奧村已經成為了綠色建筑的標尺與典范。
而在國內像國奧村這樣稱的上綠色建筑的項目實在是屈指可數,當代MOMA、鋒尚國際、泛海國際等可算是引領者。
“前幾年以綠色建筑做噱頭來賣房子的不少,而真正達到綠色建筑標準的卻很少。”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向記者表示,為此她發起了全國綠色生態住宅示范項目,以此規范綠色建筑的健康發展。
“綠色建筑的發展,需要房地產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凱德置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設計管理總經理鄭民表示。
2007年4月,凱德置地集團推出了符合國際標準的《綠色建筑指南》,并運用于世界各地的建筑,推動社會的綠色環保。
“除了房地產企業,綠色建筑的發展還需要政府、消費者、相關的建材企業多方的努力。”當代集團總建筑師陳音告訴記者。以前的購房者沒有人會問開發商這個房間的能耗是多少,消費者對于綠色建筑沒有足夠的認知;而政府對于綠色建筑的鼓勵沒有實質性的措施;許多綠色建筑所需要的高科技的建材在國內卻沒有。這樣就導致了開發商做出綠色建筑要花費較大的成本,整個我們的綠色建筑沒有形成一個整體的體系,所以綠色建筑發展相對較慢。
近兩年,政府加大了對于綠色建筑發展的力度,無論是從綠色建筑的技術研究還是消費者的認識都有了長足的進步。頻繁的綠色建筑論壇、會議,政府頒布的一個又一個鼓勵綠色建筑發展的政策,已經促使國內興起了一股綠色建筑的風潮。
“做一個合格的綠色建筑總造價每平方米不會超過5000元。”北京華西綠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章大明向記者透露到,包括做“綠色”每平方米花費1200元的建筑造價,加上近3000元的樓面地價以及各種稅費,綠色建筑的價格門檻已經逐步地降低。
“綠色建筑在我國將有著很好的前景,但都需要時間來改變。”這是記者采訪到的開發商和專家所一致認同的觀點。
專家視角
《新地標》:現在我們開始熱談綠色建筑,您怎么去理解綠色建筑?
聶梅生:我認為綠色建筑的定義歸納起來是三句話。1.以人為本,注重人的生活品質,呵護人的健康、講求舒適;2.盡量減少資源的使用,保護環境,節約資源。3.達到天人合一。人與建筑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共生。第一句話是注重人,第二句話是指物,第三句話是兩者的統一。
《新地標》:綠色建筑與節能建筑有怎樣的區別?
聶梅生:綠色建筑應該說是包含了節能建筑。綠色建筑的標準有5個方面組成,一是前期規劃,選址要選好,周圍不能有污染。二是能源方面,講究建筑節能,盡可能少的運用能源。三是室內環境方面,聲、光、電要合理布局。四是水系統,水資源的節約,水的重復使用,以及水質的干凈。五是建筑材料要選用綠色無污害的材料。
節能建筑應該是屬于綠色建筑的一個方面,綠色建筑的概念要大于節能建筑。但有時候兩者也存在著一些矛盾。比如,綠色建筑講究對太陽能的最大使用,追求生態自然采光,這樣就要求用大的飄窗或落地窗,而這樣就不利于建筑的節能。像通透的板樓就比較舒適,有很好的采光,但就較為耗材。塔樓比較節能但舒適度不及板樓。這個之間就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去協調。
《新地標》: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現狀如何?發展的前景又如何?
聶梅生:我國從2001年開始出現綠色建筑。但一直是高檔的住宅做的比較多,因為高檔建筑有足夠的利潤空間去做,反過來又可以借助綠色建筑溢價。但現在綠色建筑已經逐步地向普通建筑轉變了,做綠色建筑成本最多增加10%,所以綠色建筑將逐漸普及到所有建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