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
建筑節能作為貫徹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受到公眾的廣泛關注。在國際上,建筑用能與工業、農業、交通運輸能耗并列,屬于民生能耗,一般占全國總能耗的30%%至40%%左右。由于建筑用能關系國計民生,因此,節約建筑用能,是牽涉到國家全局,影響深遠的大事情。
建筑節能潛力巨大
在我國,建筑節能是指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專家認為,建筑節能之所以得到廣泛重視是由多種原因促成的。
首先,能源短缺對我國經濟發展是根本性的制約因素。我國
建筑能耗占全國總能耗的比例現在是27.6%,隨著發展將快速上升到33%以上。我國建筑能耗水平是世界同類能耗平均數值的3~5倍,公共建筑能耗是普通居住建筑的10倍。按廣義能耗統計,目前建筑能耗約占國內全社會總能耗的42%左右,而且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最終會達到50%左右。
第二,建筑
采暖用能是大氣污染的重要原因。在我國,幾個大氣污染指標,如總懸浮物顆粒、降塵、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都是北方城市高于南方城市,采暖期重于非采暖期。采暖期城市大氣污染指標普遍超標,基本原因就是采暖燃煤排放的污染物形成污染源。
此外,開展建筑節能,發展
節能建筑,也是居民改善居住條件的迫切需要。由于節能建筑隔熱隔冷的功能,舒適度不僅比非節能建筑有很大程度提高,而且在夏季還可以間接降低空調的使用成本,節省大量的電能,冬季用于取暖的煤等資源也可以相應節省。
節能建筑舒適高效
建筑節能的內容很多,現在我國建筑用能的范圍已經與發達國家取得一致,即建筑能耗應指建筑物使用能耗,其中包括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炊事、照明、家用電器等方面的能耗。
節約采暖能耗的主要途徑,對建筑物來說是加強圍護結構
保溫,以減少傳熱熱損失;提高
門窗的
氣密性,以減少空氣滲透熱損失。在減少建筑物總失熱的前提下,盡量利用太陽輻射得熱,達到節約采暖供熱量的目的。對于
采暖供熱系統來說,節能的主要途徑是,加強采暖供熱系統的設計、安裝、調試和運行管理,以提高鍋爐的運行效率;加強管道的保溫,以提高室外管網的輸送效率。
門窗的保溫性和氣密性對采暖能耗有重大影響,原來我國廣泛采用的單層和雙層鋼制門窗保溫性和氣密性都較差,已經不能適應舒適和節能的要求,應盡快以各種保溫
節能門窗來代替。
舊房裝修兼顧建筑節能,把建筑節能改造與其他方面的改造結合起來,一次進行,從而提高建筑用能效率,延長既有建筑的壽命,改善
室內熱環境,減少房屋結露的隱患,避免夏天過熱,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和生活環境,并且使人力、物力、財力大為節省。
推廣使用節能燈,推行“綠色照明”工程也是建筑節能的重要內容。家用小功率的高效節能燈具,其發光效率比普通白熾燈高4倍以上,使用壽命長5倍至10倍,節電效率達70%至80%。
低能耗建筑魅力十足
開展建筑節能,推廣節能建筑是全民性的系統工程,目前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相當多的建筑
節能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并得到推廣。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自主研發和從國外引進消化的多種外墻和屋面保溫
隔熱技術,都在實踐中獲得了成功。
隨著建筑的現代化,外窗和
玻璃幕墻等透光型外圍護結構在建筑外立面中的比例越來越高,成為影響建筑物能源消耗的最主要因素。發達國家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就十分重視外窗和玻璃幕墻的節能型新技術、新產品的開發與推廣。可采用各種適當的方式,減少夏季透過外窗和玻璃幕墻的太陽輻射,而在冬季又適當接受太陽輻射。
通風裝置與排風熱回收裝置也是一個新亮點。當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達到一定水平后,室內外通風形成的熱量損失,成為
住宅建筑能耗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時,通過專門裝置有組織地進行通風換氣,同時在需要的時候有效地回收熱量,對降低建筑能耗有重要意義。
通過各種
熱泵技術的應用為建筑物提供熱量,也是建筑能源供應系統提高效率降低能耗的重要途徑,如地下水水源熱泵、污水水源熱泵等。
隨著建筑節能的不斷開展,低能耗建筑開始出現在公眾視野中,這種建筑在圍護結構、能源和設備系統、照明、智能控制、
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綜合選用各項節能技術,能耗水平遠低于常規建筑的建筑物,是一種不用或少用一次性能源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物。
與【】相關熱點資訊:
【了解更多 “” 相關信息請訪問
節能專區 】